“自然建筑”朱锫个展于武汉合美术馆开幕

2023.07.20

 

 

2023年6月29日,朱锫 “自然建筑” 个展在武汉合美术馆开幕。这是朱锫先生在国内的首个个展,也是合美术馆举办的首个建筑家个展。

 

 

 

 

 

 

在开幕致辞中,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先生首先回顾了美术馆的办馆历程以及作为企业家当初选择建立当代艺术美术馆的建馆初衷,不仅是为了以文化为依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真正参与到当下的社会发展与生活之中、以敢于怀疑、敢于突破的精神,推动面向未来的艺术发展。美术馆在近十年的历程中已为22位当代艺术家举办过个展,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意识到当代建筑的重要性,因此举办当代建筑家系列个展的想法也日趋成熟。选择朱锫先生作为建筑家代表举办首次展览,是因为在朱锫的作品中看到了与当代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其中所凝结的对文化、东方自然观的思考,在当下格外具有启发的意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从理论与学术的角度给予了朱锫的建筑实验创作作品和“自然建筑”思想高度评价:“朱锫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建筑家,许多年来,他坚持学理的思考和探究,更以大量的建筑实践体现出当代中国建筑家的文化思维、文化眼光和不懈的探索。他的许多作品这次得以集中展示,通过模型、手稿和影像构成高雅的学术氛围,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在我看来,朱锫是一位很典型的穿越文化边界的建筑家,他从中国到美国及世界的许多地方开展交流,进行教学,形成项目的合作。但是他的建筑实践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大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形成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建筑理念。他提出的“自然建筑”这个理念,对我们今天在建筑领域复兴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像黄立平馆长刚才说的,我们有许多属于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建筑实践,在今天需要变成更普惠式的、更广泛的属于建筑整体的一种前沿态势,朱锫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非常深刻的启示。”

 

范迪安先生概括出朱锫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他通过“自然建筑”在"自然”与“建筑”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关联。自然是造化之物,建筑是人工造物,自然中的建筑与建筑所呈现的自然属性是朱锫先生长期探索的课题。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从构思设计到施工完成,都是自己深入特定的自然现场去寻求自然中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形成二者内在的关联。与其说他的建筑是自然建筑,我觉得还可以说他是在创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建筑。他始终注重研究特定的自然所蕴含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同时也深入研究特定的地理条件、地貌生态乃至气侯、风向、光照等因素,挖掘出建筑在地的自然根源,因此,他的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条件又超越了第一自然属性而具有人文内涵的自然,他的每一个作品在文化的肌理上和自然相融在一起,创造出历史与现实相连的记忆共享空间。

 

第二,他的建筑是把功能和文化结合起来思考与探索的结晶。任何建筑都有特定的功能,如何使这些功能变成建筑语言,进而变成人们可以进入並在其中徜徉、感知和体验的文化空间,我觉得朱锫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而且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了建筑功能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我没有看过他所有的建筑,但是当我走进他的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北京798艺术区的CUBE美术馆这些空间里的时候,我真是非常惊叹,我们走进的空间既具有这个建筑所具备的特定功能,但是更像走进一幅展开的画面,感受到与周边环境、与本土文化基因相联系系的文脉,在空间的转换中感知到建筑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的内在逻辑和生长的肌理。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幅绘画长卷,既具有空间的连续性,还能够提供时间的感知。在这方面,朱锫先生把握住了不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那就是在一个有限度的空间里展开了精神的居所。

 

第三,朱锫先生非常注重建筑的"工法"。中国作为具有伟大建筑传统的国度,在历史上积淀了大量的营造工法。朱锫先生在提出"自然建筑"这个理念的同时,还落实到具体的建筑方法上和细节之中,从整体造型到内部结构,从空间的流转过渡到光影的变幻运用,他都做了精心的思考。一方面是"就地取材",挖掘运用本土本地的材料,另一方面还"就地取法",将本土本地建筑传统的匠作方法加以转化运用。这样一来,他的作品便不会重复自我,每一件作品都有独特的语法语式,有了更深的学理,让我们与建筑的触碰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明贤先生未能亲临现场,由合美术馆副馆长姚华女士代致了开幕辞,致辞从历史角度回顾了“自然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再次强调了“自然建筑”理论提出的意义——是为世界当代建筑的一次难得实验,更是对世界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

 

参展建筑家朱锫先生在开幕式的感言中提到:“在过去近十几年的实验创作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自己的建筑哲学 --“自然建筑”理论。它是基于文化视角下,我对自然山水和人类建造文化的感悟。“自然建筑”,一方面是一种建造文化的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所给出的源于传统东方自然哲学的回应。

 

此次在武汉合美术馆做的“自然建筑”个展,一方面是基于我在:2010年在威尼斯双年展“意园”,2017年在柏林“会心”、2020年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蜕变”,以及去年在纽约现代博物馆“中国新建筑展”等多个国内外展览中所孕含的有关“自然建筑”思想的一种延续,也是对近几年我自己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反思和总结。”

 

他首先感谢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先生,执行馆长鲁虹先生以及他们的出色团队,邀请他在合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前沿,做建筑个展,感谢他们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关注,赞赏他们所具有的实验性、批判性视角和勇气。

 

他特别提到:“回想我的实验创作和教学生涯,我要由衷的感谢范迪安先生和王明贤先生,在过去二十多年亦师亦友的交往中所给予的长时期的支持、帮助、指导。也正是他们长时期的帮助、鼓励,才使得我聚焦当代艺术并从中汲取能量,在当代建筑和当代艺术之间获取灵感,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语言。感谢周榕教授,在过去三十年的友谊过程中,针对我的实验创作作品所给予的批评和帮助。最后,我要感谢我工作室的同事、小伙伴们和我中央美院的学生,是你们卓越的工作和富有天赋的创造力才成就了今天的展览,谢谢你们。”

 

 

 

 

在开幕式的最后举行了作品捐赠仪式,朱锫先生接受了黄立平馆长所颁发的捐赠证书。

 

 

 

 

开幕式当天上午还举办了“自然建筑”论坛,国内多位知名学者、建筑家、评论家、艺术家齐聚一堂,就“自然建筑”相关论题畅抒见解,在交流过程中使“自然建筑”思想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探讨。

 

朱锫先生首先引领嘉宾对展览进行了导览,他强调:此次在武汉合美术馆做的“自然建筑”个展,一方面是基于他在2010年在威尼斯双年展“意园”,2017年在柏林“会心”、2020年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蜕变”,以及2021年在纽约现代博物馆“中国新建筑展”等多个国内外展览中所蕴含的有关“自然建筑”思想的一种延续,也是对近几年他自己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反思和总结。他提到:建筑家和大多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不同,艺术家往往面对自己的最终作品创作,而建筑家只能借助媒介来创作。此次“自然建筑”个展,只有草图、模型和影像这三种媒介来真实艺术化的再现建筑家的创作过程及作品背后的思想。

 

 

 

 

 

 

在论坛的开始,朱锫先生以主题演讲的形式,结合五个参展作品,对“自然建筑”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自然建筑”是朱锫基于文化视角对自然山水和人类建造文化的一种感悟,一方面是建造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所给予的源于东方自然哲学的一种回应。它所探究的是建筑背后的建构法则,寻求一种人、自然和文化的一种血缘关系,其最终目标是探索人在天地间的诗意栖居。

 

 

 

 

“根源性”与“创造性”是“自然建筑”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路径,一方面,挖掘根源,建筑可以根植于某种特定的气候和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创造性的态度让建筑可以塑造开放的体系, 容纳很多新的可能,创造新的经验。“根源性”不仅要挖掘和领悟过去事物的过去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领悟过去事物的现在性。如果建筑作品不具有历史意识的“根源性”,就等于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没有支点,无法撬动即有的建筑思想体系,就无从“创造性”可言。

 

具体而言,“自然建筑”提出了审视建筑的五个维度,分别是:1.坐相、2. 结构与形式、3. 海绵建筑、4. 穴与巢、5. 不完整的完整性。它们不仅从建造、技术的角度,更是从文化的视野揭示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创作之间深层的血缘关系。而这种深层关系所折射出的是我们看待人、自然与传统的态度,在建筑日趋主题乐园化-商品化两极分化的当下,保持一种尊重自然、传统、与人本身的历史观显得尤为重要。

 

 

 

 

论坛上半场以“文化视野下的‘自然建筑’”为题,由同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主持,四位嘉宾——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时代建筑》主编支文军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青锋教授,分别来自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传媒、大众传媒,当代艺术等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自然建筑”的见解和认知。

 

 

 

 

青锋:

这次“自然建筑”展览无论是项目选择、还是展览节奏、呈现方式都非常出色。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者,更会为蕴含历史厚度的作品所触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就唤起了我对历史的共鸣,不禁想起当年Team 10成员一起去参观凡·艾克的海牙天主教堂时,整个过程中都没有人说话。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再欣赏一次展览,一定会有更为丰富的感受。

 

支文军:

这次展览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项目展示之外,展览还包含了一个小小的媒体文献展区,从中可以看到,朱锫老师的工作除了建筑设计作品的创作之外,同时还很重视项目论文发表、展览、讲演、出版等等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好的表现,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如果将建筑设计作品视作建筑师的第一次创作,那么论文、专著、展览等基于文本的创作就是建筑师的二次、三次创作,在评述、对话、传播等过程中会发挥积极和独一无二的品牌作用。

 

李鸿谷:

作为区域和城市根源性的基础,建筑本身能否成为讲好一个城市故事的来源,朱锫的作品给出了有力的回应。以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为例,建筑重构了城市的叙事。此前,景德镇的城市时间是断裂的——“千年瓷都”的叙事未能将城市导向制瓷业的工业化、或是改革开放后的规模化商品生产,因此断裂在了过去。而御窑博物馆则为景德镇重新找到了城市叙事的基点:首先,它是向内的——以“进入窑体”来表达景德镇,呈现的不是终端产品,而是制作过程;其次,它是连续的——在尊重并汲取传统营造智慧的基础上,回到本土传统和制瓷发展本身来讲述城市故事;最后,它不是纪念碑式的建筑,而是融入到了城市的文脉和肌理之中。由此,使得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叙事得到了根本的重构。

 

黄立平:

我们有多少新的建设,是能够叙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景德镇是一个幸运的地方,朱锫在那里造了两座建筑,并赋予了其叙事的力量和意义。从美术馆的角度出发,作为生产和呈现知识的场所,我认为当代艺术不仅不能遗漏建筑,而且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地位,因为能够给当下时代带来巨大文化影响的恐怕不再是绘画或雕塑,而是建筑。“自然建筑”是从东方文化和精神中发源的一个叙事主题,我们对此非常期待,也希望这次展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持续下去为中国建筑理论和实践作出贡献。

 

李翔宁:

谈起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以前,绘画与雕塑某种意义上为建筑服务,而进入现代社会后,建筑更多与工业化挂钩,从艺术学院搬出来,进入理工科的学院。建筑既有艺术的共性,也有很多艺术家说不清楚的逻辑、理性。请问黄馆长怎么看待当代建筑与当代艺术的类比?

 

黄立平:

由艺术家代替建筑师的角色来实现建筑,恐怕还是一种艺术想象。建筑除艺术性外,还得有功能性、经济性,还需要技术支撑,这是与绘画、雕塑等艺术表达方式的重要差异。从开发商的角度,最可悲的事情是建出来的房子没有人提、没有人住;从美术馆的角度出发,美术馆应该为建筑家发声,让更多人(开发商)看到建筑艺术创作的价值并认识到没有艺术的建筑,是不值得建造的。进而让全社会共同拒绝平庸及令人生厌的建筑。文化专业机构有责任把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社会。

 

青锋:

“自然”是建筑理论体系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整个古典理论就建立在自然秩序的观念下,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建筑理论的核心仍然是学习自然,这时候自然被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秩序。所以创作对于建筑师来说并不是那么有随意的事情,而要遵循这种秩序并呈现它。

 

有趣的是,“自然”概念的意涵在历史上是有变化的。18世纪后,在自然这一概念的内涵中国,人开始成为主导性因素,比如18世纪主流的自然理念所关注的,就从绝对自然秩序转向人的天性,而从此之后整个现代科学都建立在人的实证分析之上,我们今天最熟知的自然概念,比如自然界的理念,就来自于这种实证分析。

 

朱锫的“自然建筑”不同于这种具有启蒙色彩的实证性自然理念。在其中,他所强调的“根源性”是一个重要的成分,我认为这与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所强调的“源泉”或者“天与地”接近。在从日本引入“自然”这一译法之前,中国学者曾经将“nature”译作“天和地”。而在西方,nature的词源是诞生、胚胎。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与“自然建筑”中“不完整的完整性”正好相契合。因为诞生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孕育、来自于源泉。因为根植于源泉,一个事物才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说是不完整的。但也因为归属于源泉,它才成为更为宏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才是更为完整的。“自然建筑”的概念,包括它所具体体现的“五个维度”都非常重要,我们不仅仅说它是建筑设计的手法,而是从根本上对自然、对建筑、对人处于天地之间状态的反思,为什么朱锫老师近期作品会呈现这么丰富的内涵,和这个反思的深度是密切相关的。

 

李鸿谷:

朱锫老师在阐述“自然建筑”理论中所提到的一个概念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过去事物的现在性“。作为建筑师,最能够体现他的天才所在的地方也正是在此——他所设计的空间让时间和人的活动在此发生、并让历史在这里延续。作为一个非建筑专业的外行来领悟“自然建筑”中的“根源性”和“创造性”,我想就体现在那些富有诗意和创新性的现代结构中,并在其中能够找到来自传统、常识、和对过去事物现在性的表达。一个既连续又开放、同时又创造了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这是我真正被打动的地方。

 

李翔宁:

中文“自然”没有分出词性。英文“nature”则还有一层意思:本性、本质。所以我们讲自然可能是自然的环境,也可能指符合它的本来逻辑,本性与本质。其实“自然建筑”也好建造也好,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和自然环境,包括风、空气、水、土、山这样的关系,但同时也是反映对于一个建筑应该有的、使人可以在其中安身立命这样一个功能性的本质揭示,这是更广泛意义上理解的“自然建筑”。

 

 

 

 

论坛下半场的主题为“‘自然建筑’与当代建筑实践”,由建筑评论家周榕教授主持,与艺术评论家鲁虹先生、知名建筑师刘家琨先生、董功先生、李虎先生等四位嘉宾共同探讨了“自然建筑”与当代建筑实践的相关话题。

 

 

 

 

鲁虹:

当代建筑与当代艺术其实有相通之处。在我看来,朱锫的建筑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传统,而是基于本地历史、地域气候而作出对话,而且,他的作品很好地解决了“再中国化”的问题。

 

周榕:

传统上,建筑源于匠人的技艺,从如何凿一块石头、锯一根木头开始学习;但现代的建筑教育却先从理念开始灌输,从如何通过抽象概念生成一个空间构思开始训练。所以现在的建筑师,绝大多数都像从天空朝向大地倒着生长的树——在无根之初,就先有硕大的观念树冠,从天空投下一大片思想的阴翳;但事实上,一直要到这棵树垂下根须,触到、并深深扎入现实的土地,一位建筑师才能真正发现并成为自己。否则,再引人瞩目的空中树冠,都不过是惑人心神的虚影。而一棵倒着生长的树尤其耗费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师往往需要到四五十岁才能成熟:他需要一个从虚空向下扎根的寻求过程,以找到并确认自己专属的大地。所以这次论坛除了研讨天光云影的理论,也很有必要关切向下扎根的劳作,聊聊建筑作为一门“手艺”的体感。

 

李虎:

非常喜欢展览导言中“自然建筑的实验场”的说法。朱锫老师早期的深圳规划局办公楼是非常扎实的作品,现在似乎有意脱离了那些元素。这次展示的五个项目走向了一种新的实验。我愿意相信朱老师还在实验当中,以后的作品还会有变化。比如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跟以前不同,像是一个过渡,而最新的马家窑遗址博物馆和观景建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新东西。这也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这代建筑实践者一直在做的,一直在变化中。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董功:

今天“自然建筑”这个题目,也触动了我内心觉得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最难的一个点。我理解朱锫建筑里的自然,除了作为一个物理的自然,文化的自然之外,还有一个层面是逻辑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朱锫的建筑之所以能够被清楚地讲得出道理来,比如建筑和场地,气候和生活的对应关系,也就说明了它是顺应了某种自然而然的逻辑理性的。这些工作在我看来是建筑设计向内深挖的那一部分。同时,朱锫的空间还有另一种力,一种试图从逻辑推演中挣脱出去的向外的力,可以说它又是“超自然”的。人一旦走进他的建筑,就会有一种感觉,这个空间不是简单服从于这里的环境和脉络。一内一外,这两种力在“较劲”,这个力道拿捏得好是建筑师的硬功夫。缺了向内深挖的那部分,会太轻浮,会被风吹走,被时代潮流裹挟;但若不向外挣脱,又会缺少了精神和诗意。

 

刘家琨:

我最喜欢马家窑遗址博物馆,它显示出了朱锫前进的状态。朱锫早期作品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形式感很足,现在的项目则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状态。建筑师不需要否定过去的自己,每一步走得都是有意义的。马家窑的状态,就像建筑师的心理状态,开始沉浸下来。我很期待马家窑的建成。朱锫所有的选择包括谈到结构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以及对周围关系的敏感,其实都是因为他沉下去了,所以都能看得见了。早年历练和现在的年龄共同作用到达这个状态,同时还跟自己的个性发生了联系,所以过渡到现在有了马家窑遗址博物馆。可能再往下会有一个爆发,前进不是匀速的,但到达那个境界后就是另一层平台。

 

鲁虹: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在谈论“观念与形式”时曾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中世纪的人们因为向往天堂而希望建造出高耸入云的建筑,也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发明了脚手架、并最终创造出哥特教堂,因此,他强调脚手架其实就是一种观念。作为建筑师,朱老师很好的解决了“观念与形式”的问题——这意味着,建筑并不纯粹是一个技术性的活,其中是蕴含着观念与想法的,而建筑师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脚手架”的过程。由此看来,朱老师的“自然建筑”,就是观念与形式、思想与“脚手架”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

 

刘家琨:

建筑师操作物质、用物质来传达超越性的东西;与此同时,讲述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无言的状态,如果再不讲,就更加没法与他人交流。关于“自然建筑”,讲述这件事情很重要,因为它需要被理解;但它也有可能会变成一种束缚,要警惕自己不要被捆绑住,当然无论如何,关键还是看你用物质传达了什么。通过今天朱锫的展览,我触摸到了让我感动的东西。

 

李虎:

好的建筑作品就是在精确与放松之间达到的平衡,要警惕进入某种手法中。最诗意的功能来自最真实的东西。

 

董功:

虽然外面涌动着很多新潮流、新能量,但建筑还是有它“传统行当”的一面,建筑师要身体力行,得下功夫、钝一点儿。虽然局面越来越不容易,但好建筑师还是能做出好房子的。在我心里,这条线还是清楚的,甚至觉得就是因为难,才更有意义吧。

 

青锋:

不管是建筑师还是理论工作者,包括艺术家都是一样,那个深层的东西都是不断往下扎,再次回到本源。那个源泉有多深你是不知道的,而你也不应该知道,如果都知道了就不叫源泉。但往下多扎深一厘米,这个大地的厚度就多增加一厘米,不管通过文字还是通过建筑、包括艺术创作,其实表面上看往上在生长,但其实真正给它提供养料的是往深扎的那一部分,确实要不断探究本源、探究怎么样创造性地挖掘这样的根源,这是我的感想。

 

周榕:

朱锫在“自然建筑”宣言里提的五个维度的演绎法特别好——不提供法则,只标注记号,就像“博尔赫斯分类法”所无意昭示的那样:把被固有认知捆死的世界,重新解放到开放的状态,万物仍有无限可能。

 

 

 

 

周榕教授在下半场论坛的最后就“自然建筑”和当今这个时代做了一段发言。在这个被算法挑战、一切都开始变得分外可疑、高度不可靠的时代,我们不一定要用清晰的、自我限定的认知框架,把所有对象仔细区分并定义;而不妨只是沿途刻下标记,告诉人们还有这些体察世界的特别视角和可能观法。在我看来,“自然建筑”所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些另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同时,面对没有正确答案、没有清晰路径的时代困局,我们不得不回到用“斧头开门、钥匙砍柴”这样在认知荒野中低效率试错的前语言状态。这种看似蠢笨但实则极其高明 的智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清晰名字,就叫“功夫”。

 

现代人不愿再下功夫,而更愿意讲归纳和演绎,殊不知那些都是偷巧的捷径。但当世界重归混沌,人类对于未来的认知再次苍黄未分,一切既有的捷径都被擦除时,除了苦功夫和真功夫,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现成的道路可以因循。

 

实际上,朱锫老师的展览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功夫的世界”:一横一竖、硬桥硬马、真实呈现。绝大多数旧时代的取巧者,将不得不在这样一道“功夫”的门槛前止步甚至躺平,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跨过那道门槛,以直立行走的步姿,继续一路向前。

 

 

 

 

本次展览选取近年来的五个代表作品: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建筑、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紫晶国际会舍、华侨城艺术中心、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通过多组建筑模型、手稿装置和影像记录的多元方式再现作品的设计过程。

 

 

 

 

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建筑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临洮,地处洮河与其支流巴马峪沟交汇地带,属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古聚落遗址。马家窑遗址博物馆毗邻古遗址与观景建筑分别位于巴马峪沟北南两侧,彼此隔谷相望。博物馆俯卧在遗址东侧舒展宽阔的凹地中;观景建筑则嵌入在巴马峪沟南侧的坪顶之下,俯瞰遗址,远眺洮河、以及介于黄土高坪和洮河之间的冲积平原。创作思考源于对西北临洮自然地质特征和先人生存智慧的感悟,也是挖掘地域气候、文化根源的一次在地实践。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御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毗邻明清御窑遗址。设计源于对景德镇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当地人生存智慧的感悟,建筑由十余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线状砖拱形结构组成,沿南北长向布置,开放的空拱与封闭的拱体间或布置,不仅可以实现遮阳避雨,也使每个拱体变成一个风的隧道,让凉风鱼贯而入,以捕捉夏季南北的主导风向。同时,五个尺度不一的下沉垂直院落,塑造了烟囱效应,实现自然通风,也为地下层带来了自然采光。柴窑独特的东方拱券原型,窑砖的时间与温度的记忆,塑造出窑、瓷、人的血缘同构关系。

 

 

 

 

 

 

 

 

紫晶国际会舍

 

 

紫晶国际会舍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区西侧的山峦溪壑之中,大小各异的会议室和客房建筑单体伴随山势的走向水平展开,宛若江西古村落一般连结现状山体织补起已被人工破坏的场地。受当地古村落与山水自然之间关系的启发,设计采用聚落的概念,将所有功能居于一体的“会议中心”超尺度建筑,转化为功能分散的单元式聚落“会舍”建筑,使其被消解在群山之中。檐下的回廊,墙体的孔洞,连系山谷的平台、步道,共同塑造了一组既可以遮阳避雨,也可以包容阳光、雨露、声音以及人的活动的海绵式“多孔”建筑。

 

 

 

 

 

 

 

 

华侨城艺术中心

 

 

华侨城艺术中心位于山东淄博城区东侧,其空间原型是典型的合院建筑类型,它不仅可以实现在荒芜的郊外环境下塑造内向建筑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曾经赋予中国传统书院以场所精神的合院原型,是实现内心诗意化的“人工庙宇”的理想途径。华侨城艺术中心是由4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以风车形平面排布,借助起伏剧烈的混凝土双曲面张拉屋顶的拉拽,围合、撞击而成“类合院”建筑。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位于大理苍山与洱海之间,设计源于对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由此孕育出的特定文化以及当地人生存智慧的感悟。轻柔漂浮的屋顶受到了当地自然的启发,宛若苍山映于洱海的倒影,呼应着周围连绵的地形。在水平纬度,室外剧场为阳,室内剧院为阴,当室内剧场巨大的滑门打开时,位于两个剧场之间的“空”,会成为整组建筑活动的中心、表演的舞台。在垂直纬度,简单、刚柔相间的屋顶似阴阳的界面,塑造了屋顶上沐浴阳光,屋顶下遮阳避雨的空间。这种阴阳互补、虚实相涵的空间经验,创造了独特的观演体验。

 

 

 

 

 

 

 

 

项目名称:“自然建筑”朱锫个展

项目时间:2023年

 

策展人:王明贤

出品人:黄立平

学术主持:鲁虹

 

展览设计: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刘亦安,王思琦,王俊棋,王逸茹,李雨濛,张琬彤,申旼起,谷元振,刘湃,韦思彤,李俊林

 

展览助理:洪镁,夏瑶瑶

展览文案:汤沄

建筑摄影:王俊棋,谷元振,韦思彤

 

视觉设计顾问:Studio TODO

 

展览委员会:黄立平,鲁虹,姚华,甘行松,洪镁,艾小铮,王玮琪,孙江舒,钞金鑫,胡露,周一帆

 

展览支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北京非凡空间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欧里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自然建筑”朱锫个展于武汉合美术馆开幕

2023.07.20

 

 

2023年6月29日,朱锫 “自然建筑” 个展在武汉合美术馆开幕。这是朱锫先生在国内的首个个展,也是合美术馆举办的首个建筑家个展。

 

 

 

 

 

 

在开幕致辞中,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先生首先回顾了美术馆的办馆历程以及作为企业家当初选择建立当代艺术美术馆的建馆初衷,不仅是为了以文化为依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真正参与到当下的社会发展与生活之中、以敢于怀疑、敢于突破的精神,推动面向未来的艺术发展。美术馆在近十年的历程中已为22位当代艺术家举办过个展,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意识到当代建筑的重要性,因此举办当代建筑家系列个展的想法也日趋成熟。选择朱锫先生作为建筑家代表举办首次展览,是因为在朱锫的作品中看到了与当代艺术精神一脉相承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其中所凝结的对文化、东方自然观的思考,在当下格外具有启发的意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从理论与学术的角度给予了朱锫的建筑实验创作作品和“自然建筑”思想高度评价:“朱锫先生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建筑家,许多年来,他坚持学理的思考和探究,更以大量的建筑实践体现出当代中国建筑家的文化思维、文化眼光和不懈的探索。他的许多作品这次得以集中展示,通过模型、手稿和影像构成高雅的学术氛围,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在我看来,朱锫是一位很典型的穿越文化边界的建筑家,他从中国到美国及世界的许多地方开展交流,进行教学,形成项目的合作。但是他的建筑实践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大地,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形成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建筑理念。他提出的“自然建筑”这个理念,对我们今天在建筑领域复兴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像黄立平馆长刚才说的,我们有许多属于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建筑实践,在今天需要变成更普惠式的、更广泛的属于建筑整体的一种前沿态势,朱锫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非常深刻的启示。”

 

范迪安先生概括出朱锫先生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他通过“自然建筑”在"自然”与“建筑”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机的关联。自然是造化之物,建筑是人工造物,自然中的建筑与建筑所呈现的自然属性是朱锫先生长期探索的课题。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从构思设计到施工完成,都是自己深入特定的自然现场去寻求自然中的文化内涵的成果,形成二者内在的关联。与其说他的建筑是自然建筑,我觉得还可以说他是在创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建筑。他始终注重研究特定的自然所蕴含的历史与人文内涵,同时也深入研究特定的地理条件、地貌生态乃至气侯、风向、光照等因素,挖掘出建筑在地的自然根源,因此,他的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条件又超越了第一自然属性而具有人文内涵的自然,他的每一个作品在文化的肌理上和自然相融在一起,创造出历史与现实相连的记忆共享空间。

 

第二,他的建筑是把功能和文化结合起来思考与探索的结晶。任何建筑都有特定的功能,如何使这些功能变成建筑语言,进而变成人们可以进入並在其中徜徉、感知和体验的文化空间,我觉得朱锫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给了我们一种崭新的而且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了建筑功能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我没有看过他所有的建筑,但是当我走进他的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北京798艺术区的CUBE美术馆这些空间里的时候,我真是非常惊叹,我们走进的空间既具有这个建筑所具备的特定功能,但是更像走进一幅展开的画面,感受到与周边环境、与本土文化基因相联系系的文脉,在空间的转换中感知到建筑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的内在逻辑和生长的肌理。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幅绘画长卷,既具有空间的连续性,还能够提供时间的感知。在这方面,朱锫先生把握住了不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那就是在一个有限度的空间里展开了精神的居所。

 

第三,朱锫先生非常注重建筑的"工法"。中国作为具有伟大建筑传统的国度,在历史上积淀了大量的营造工法。朱锫先生在提出"自然建筑"这个理念的同时,还落实到具体的建筑方法上和细节之中,从整体造型到内部结构,从空间的流转过渡到光影的变幻运用,他都做了精心的思考。一方面是"就地取材",挖掘运用本土本地的材料,另一方面还"就地取法",将本土本地建筑传统的匠作方法加以转化运用。这样一来,他的作品便不会重复自我,每一件作品都有独特的语法语式,有了更深的学理,让我们与建筑的触碰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王明贤先生未能亲临现场,由合美术馆副馆长姚华女士代致了开幕辞,致辞从历史角度回顾了“自然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再次强调了“自然建筑”理论提出的意义——是为世界当代建筑的一次难得实验,更是对世界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

 

参展建筑家朱锫先生在开幕式的感言中提到:“在过去近十几年的实验创作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自己的建筑哲学 --“自然建筑”理论。它是基于文化视角下,我对自然山水和人类建造文化的感悟。“自然建筑”,一方面是一种建造文化的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所给出的源于传统东方自然哲学的回应。

 

此次在武汉合美术馆做的“自然建筑”个展,一方面是基于我在:2010年在威尼斯双年展“意园”,2017年在柏林“会心”、2020年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蜕变”,以及去年在纽约现代博物馆“中国新建筑展”等多个国内外展览中所孕含的有关“自然建筑”思想的一种延续,也是对近几年我自己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反思和总结。”

 

他首先感谢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先生,执行馆长鲁虹先生以及他们的出色团队,邀请他在合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前沿,做建筑个展,感谢他们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关注,赞赏他们所具有的实验性、批判性视角和勇气。

 

他特别提到:“回想我的实验创作和教学生涯,我要由衷的感谢范迪安先生和王明贤先生,在过去二十多年亦师亦友的交往中所给予的长时期的支持、帮助、指导。也正是他们长时期的帮助、鼓励,才使得我聚焦当代艺术并从中汲取能量,在当代建筑和当代艺术之间获取灵感,形成自己鲜明的创作语言。感谢周榕教授,在过去三十年的友谊过程中,针对我的实验创作作品所给予的批评和帮助。最后,我要感谢我工作室的同事、小伙伴们和我中央美院的学生,是你们卓越的工作和富有天赋的创造力才成就了今天的展览,谢谢你们。”

 

 

 

 

在开幕式的最后举行了作品捐赠仪式,朱锫先生接受了黄立平馆长所颁发的捐赠证书。

 

 

 

 

开幕式当天上午还举办了“自然建筑”论坛,国内多位知名学者、建筑家、评论家、艺术家齐聚一堂,就“自然建筑”相关论题畅抒见解,在交流过程中使“自然建筑”思想得到了更为充分的探讨。

 

朱锫先生首先引领嘉宾对展览进行了导览,他强调:此次在武汉合美术馆做的“自然建筑”个展,一方面是基于他在2010年在威尼斯双年展“意园”,2017年在柏林“会心”、2020年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蜕变”,以及2021年在纽约现代博物馆“中国新建筑展”等多个国内外展览中所蕴含的有关“自然建筑”思想的一种延续,也是对近几年他自己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反思和总结。他提到:建筑家和大多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不同,艺术家往往面对自己的最终作品创作,而建筑家只能借助媒介来创作。此次“自然建筑”个展,只有草图、模型和影像这三种媒介来真实艺术化的再现建筑家的创作过程及作品背后的思想。

 

 

 

 

 

 

在论坛的开始,朱锫先生以主题演讲的形式,结合五个参展作品,对“自然建筑”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自然建筑”是朱锫基于文化视角对自然山水和人类建造文化的一种感悟,一方面是建造诗学,另一方面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地域文化断裂这两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所给予的源于东方自然哲学的一种回应。它所探究的是建筑背后的建构法则,寻求一种人、自然和文化的一种血缘关系,其最终目标是探索人在天地间的诗意栖居。

 

 

 

 

“根源性”与“创造性”是“自然建筑”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路径,一方面,挖掘根源,建筑可以根植于某种特定的气候和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创造性的态度让建筑可以塑造开放的体系, 容纳很多新的可能,创造新的经验。“根源性”不仅要挖掘和领悟过去事物的过去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领悟过去事物的现在性。如果建筑作品不具有历史意识的“根源性”,就等于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没有支点,无法撬动即有的建筑思想体系,就无从“创造性”可言。

 

具体而言,“自然建筑”提出了审视建筑的五个维度,分别是:1.坐相、2. 结构与形式、3. 海绵建筑、4. 穴与巢、5. 不完整的完整性。它们不仅从建造、技术的角度,更是从文化的视野揭示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创作之间深层的血缘关系。而这种深层关系所折射出的是我们看待人、自然与传统的态度,在建筑日趋主题乐园化-商品化两极分化的当下,保持一种尊重自然、传统、与人本身的历史观显得尤为重要。

 

 

 

 

论坛上半场以“文化视野下的‘自然建筑’”为题,由同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李翔宁教授主持,四位嘉宾——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时代建筑》主编支文军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青锋教授,分别来自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传媒、大众传媒,当代艺术等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自然建筑”的见解和认知。

 

 

 

 

青锋:

这次“自然建筑”展览无论是项目选择、还是展览节奏、呈现方式都非常出色。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者,更会为蕴含历史厚度的作品所触动,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就唤起了我对历史的共鸣,不禁想起当年Team 10成员一起去参观凡·艾克的海牙天主教堂时,整个过程中都没有人说话。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再欣赏一次展览,一定会有更为丰富的感受。

 

支文军:

这次展览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项目展示之外,展览还包含了一个小小的媒体文献展区,从中可以看到,朱锫老师的工作除了建筑设计作品的创作之外,同时还很重视项目论文发表、展览、讲演、出版等等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好的表现,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如果将建筑设计作品视作建筑师的第一次创作,那么论文、专著、展览等基于文本的创作就是建筑师的二次、三次创作,在评述、对话、传播等过程中会发挥积极和独一无二的品牌作用。

 

李鸿谷:

作为区域和城市根源性的基础,建筑本身能否成为讲好一个城市故事的来源,朱锫的作品给出了有力的回应。以景德镇御窑博物馆为例,建筑重构了城市的叙事。此前,景德镇的城市时间是断裂的——“千年瓷都”的叙事未能将城市导向制瓷业的工业化、或是改革开放后的规模化商品生产,因此断裂在了过去。而御窑博物馆则为景德镇重新找到了城市叙事的基点:首先,它是向内的——以“进入窑体”来表达景德镇,呈现的不是终端产品,而是制作过程;其次,它是连续的——在尊重并汲取传统营造智慧的基础上,回到本土传统和制瓷发展本身来讲述城市故事;最后,它不是纪念碑式的建筑,而是融入到了城市的文脉和肌理之中。由此,使得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叙事得到了根本的重构。

 

黄立平:

我们有多少新的建设,是能够叙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景德镇是一个幸运的地方,朱锫在那里造了两座建筑,并赋予了其叙事的力量和意义。从美术馆的角度出发,作为生产和呈现知识的场所,我认为当代艺术不仅不能遗漏建筑,而且应该给予它足够的地位,因为能够给当下时代带来巨大文化影响的恐怕不再是绘画或雕塑,而是建筑。“自然建筑”是从东方文化和精神中发源的一个叙事主题,我们对此非常期待,也希望这次展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持续下去为中国建筑理论和实践作出贡献。

 

李翔宁:

谈起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在以前,绘画与雕塑某种意义上为建筑服务,而进入现代社会后,建筑更多与工业化挂钩,从艺术学院搬出来,进入理工科的学院。建筑既有艺术的共性,也有很多艺术家说不清楚的逻辑、理性。请问黄馆长怎么看待当代建筑与当代艺术的类比?

 

黄立平:

由艺术家代替建筑师的角色来实现建筑,恐怕还是一种艺术想象。建筑除艺术性外,还得有功能性、经济性,还需要技术支撑,这是与绘画、雕塑等艺术表达方式的重要差异。从开发商的角度,最可悲的事情是建出来的房子没有人提、没有人住;从美术馆的角度出发,美术馆应该为建筑家发声,让更多人(开发商)看到建筑艺术创作的价值并认识到没有艺术的建筑,是不值得建造的。进而让全社会共同拒绝平庸及令人生厌的建筑。文化专业机构有责任把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社会。

 

青锋:

“自然”是建筑理论体系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整个古典理论就建立在自然秩序的观念下,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建筑理论的核心仍然是学习自然,这时候自然被理解为一种理想的秩序。所以创作对于建筑师来说并不是那么有随意的事情,而要遵循这种秩序并呈现它。

 

有趣的是,“自然”概念的意涵在历史上是有变化的。18世纪后,在自然这一概念的内涵中国,人开始成为主导性因素,比如18世纪主流的自然理念所关注的,就从绝对自然秩序转向人的天性,而从此之后整个现代科学都建立在人的实证分析之上,我们今天最熟知的自然概念,比如自然界的理念,就来自于这种实证分析。

 

朱锫的“自然建筑”不同于这种具有启蒙色彩的实证性自然理念。在其中,他所强调的“根源性”是一个重要的成分,我认为这与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所强调的“源泉”或者“天与地”接近。在从日本引入“自然”这一译法之前,中国学者曾经将“nature”译作“天和地”。而在西方,nature的词源是诞生、胚胎。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与“自然建筑”中“不完整的完整性”正好相契合。因为诞生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孕育、来自于源泉。因为根植于源泉,一个事物才不是完全独立的,所以说是不完整的。但也因为归属于源泉,它才成为更为宏大的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才是更为完整的。“自然建筑”的概念,包括它所具体体现的“五个维度”都非常重要,我们不仅仅说它是建筑设计的手法,而是从根本上对自然、对建筑、对人处于天地之间状态的反思,为什么朱锫老师近期作品会呈现这么丰富的内涵,和这个反思的深度是密切相关的。

 

李鸿谷:

朱锫老师在阐述“自然建筑”理论中所提到的一个概念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过去事物的现在性“。作为建筑师,最能够体现他的天才所在的地方也正是在此——他所设计的空间让时间和人的活动在此发生、并让历史在这里延续。作为一个非建筑专业的外行来领悟“自然建筑”中的“根源性”和“创造性”,我想就体现在那些富有诗意和创新性的现代结构中,并在其中能够找到来自传统、常识、和对过去事物现在性的表达。一个既连续又开放、同时又创造了具有不确定性的未来,这是我真正被打动的地方。

 

李翔宁:

中文“自然”没有分出词性。英文“nature”则还有一层意思:本性、本质。所以我们讲自然可能是自然的环境,也可能指符合它的本来逻辑,本性与本质。其实“自然建筑”也好建造也好,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和自然环境,包括风、空气、水、土、山这样的关系,但同时也是反映对于一个建筑应该有的、使人可以在其中安身立命这样一个功能性的本质揭示,这是更广泛意义上理解的“自然建筑”。

 

 

 

 

论坛下半场的主题为“‘自然建筑’与当代建筑实践”,由建筑评论家周榕教授主持,与艺术评论家鲁虹先生、知名建筑师刘家琨先生、董功先生、李虎先生等四位嘉宾共同探讨了“自然建筑”与当代建筑实践的相关话题。

 

 

 

 

鲁虹:

当代建筑与当代艺术其实有相通之处。在我看来,朱锫的建筑并不是简单地模仿传统,而是基于本地历史、地域气候而作出对话,而且,他的作品很好地解决了“再中国化”的问题。

 

周榕:

传统上,建筑源于匠人的技艺,从如何凿一块石头、锯一根木头开始学习;但现代的建筑教育却先从理念开始灌输,从如何通过抽象概念生成一个空间构思开始训练。所以现在的建筑师,绝大多数都像从天空朝向大地倒着生长的树——在无根之初,就先有硕大的观念树冠,从天空投下一大片思想的阴翳;但事实上,一直要到这棵树垂下根须,触到、并深深扎入现实的土地,一位建筑师才能真正发现并成为自己。否则,再引人瞩目的空中树冠,都不过是惑人心神的虚影。而一棵倒着生长的树尤其耗费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师往往需要到四五十岁才能成熟:他需要一个从虚空向下扎根的寻求过程,以找到并确认自己专属的大地。所以这次论坛除了研讨天光云影的理论,也很有必要关切向下扎根的劳作,聊聊建筑作为一门“手艺”的体感。

 

李虎:

非常喜欢展览导言中“自然建筑的实验场”的说法。朱锫老师早期的深圳规划局办公楼是非常扎实的作品,现在似乎有意脱离了那些元素。这次展示的五个项目走向了一种新的实验。我愿意相信朱老师还在实验当中,以后的作品还会有变化。比如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跟以前不同,像是一个过渡,而最新的马家窑遗址博物馆和观景建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新东西。这也是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这代建筑实践者一直在做的,一直在变化中。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董功:

今天“自然建筑”这个题目,也触动了我内心觉得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最难的一个点。我理解朱锫建筑里的自然,除了作为一个物理的自然,文化的自然之外,还有一个层面是逻辑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朱锫的建筑之所以能够被清楚地讲得出道理来,比如建筑和场地,气候和生活的对应关系,也就说明了它是顺应了某种自然而然的逻辑理性的。这些工作在我看来是建筑设计向内深挖的那一部分。同时,朱锫的空间还有另一种力,一种试图从逻辑推演中挣脱出去的向外的力,可以说它又是“超自然”的。人一旦走进他的建筑,就会有一种感觉,这个空间不是简单服从于这里的环境和脉络。一内一外,这两种力在“较劲”,这个力道拿捏得好是建筑师的硬功夫。缺了向内深挖的那部分,会太轻浮,会被风吹走,被时代潮流裹挟;但若不向外挣脱,又会缺少了精神和诗意。

 

刘家琨:

我最喜欢马家窑遗址博物馆,它显示出了朱锫前进的状态。朱锫早期作品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形式感很足,现在的项目则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状态。建筑师不需要否定过去的自己,每一步走得都是有意义的。马家窑的状态,就像建筑师的心理状态,开始沉浸下来。我很期待马家窑的建成。朱锫所有的选择包括谈到结构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以及对周围关系的敏感,其实都是因为他沉下去了,所以都能看得见了。早年历练和现在的年龄共同作用到达这个状态,同时还跟自己的个性发生了联系,所以过渡到现在有了马家窑遗址博物馆。可能再往下会有一个爆发,前进不是匀速的,但到达那个境界后就是另一层平台。

 

鲁虹:

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在谈论“观念与形式”时曾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中世纪的人们因为向往天堂而希望建造出高耸入云的建筑,也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发明了脚手架、并最终创造出哥特教堂,因此,他强调脚手架其实就是一种观念。作为建筑师,朱老师很好的解决了“观念与形式”的问题——这意味着,建筑并不纯粹是一个技术性的活,其中是蕴含着观念与想法的,而建筑师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脚手架”的过程。由此看来,朱老师的“自然建筑”,就是观念与形式、思想与“脚手架”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

 

刘家琨:

建筑师操作物质、用物质来传达超越性的东西;与此同时,讲述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无言的状态,如果再不讲,就更加没法与他人交流。关于“自然建筑”,讲述这件事情很重要,因为它需要被理解;但它也有可能会变成一种束缚,要警惕自己不要被捆绑住,当然无论如何,关键还是看你用物质传达了什么。通过今天朱锫的展览,我触摸到了让我感动的东西。

 

李虎:

好的建筑作品就是在精确与放松之间达到的平衡,要警惕进入某种手法中。最诗意的功能来自最真实的东西。

 

董功:

虽然外面涌动着很多新潮流、新能量,但建筑还是有它“传统行当”的一面,建筑师要身体力行,得下功夫、钝一点儿。虽然局面越来越不容易,但好建筑师还是能做出好房子的。在我心里,这条线还是清楚的,甚至觉得就是因为难,才更有意义吧。

 

青锋:

不管是建筑师还是理论工作者,包括艺术家都是一样,那个深层的东西都是不断往下扎,再次回到本源。那个源泉有多深你是不知道的,而你也不应该知道,如果都知道了就不叫源泉。但往下多扎深一厘米,这个大地的厚度就多增加一厘米,不管通过文字还是通过建筑、包括艺术创作,其实表面上看往上在生长,但其实真正给它提供养料的是往深扎的那一部分,确实要不断探究本源、探究怎么样创造性地挖掘这样的根源,这是我的感想。

 

周榕:

朱锫在“自然建筑”宣言里提的五个维度的演绎法特别好——不提供法则,只标注记号,就像“博尔赫斯分类法”所无意昭示的那样:把被固有认知捆死的世界,重新解放到开放的状态,万物仍有无限可能。

 

 

 

 

周榕教授在下半场论坛的最后就“自然建筑”和当今这个时代做了一段发言。在这个被算法挑战、一切都开始变得分外可疑、高度不可靠的时代,我们不一定要用清晰的、自我限定的认知框架,把所有对象仔细区分并定义;而不妨只是沿途刻下标记,告诉人们还有这些体察世界的特别视角和可能观法。在我看来,“自然建筑”所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些另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同时,面对没有正确答案、没有清晰路径的时代困局,我们不得不回到用“斧头开门、钥匙砍柴”这样在认知荒野中低效率试错的前语言状态。这种看似蠢笨但实则极其高明 的智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清晰名字,就叫“功夫”。

 

现代人不愿再下功夫,而更愿意讲归纳和演绎,殊不知那些都是偷巧的捷径。但当世界重归混沌,人类对于未来的认知再次苍黄未分,一切既有的捷径都被擦除时,除了苦功夫和真功夫,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现成的道路可以因循。

 

实际上,朱锫老师的展览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功夫的世界”:一横一竖、硬桥硬马、真实呈现。绝大多数旧时代的取巧者,将不得不在这样一道“功夫”的门槛前止步甚至躺平,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跨过那道门槛,以直立行走的步姿,继续一路向前。

 

 

 

 

本次展览选取近年来的五个代表作品: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建筑、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紫晶国际会舍、华侨城艺术中心、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通过多组建筑模型、手稿装置和影像记录的多元方式再现作品的设计过程。

 

 

 

 

马家窑遗址博物馆与观景建筑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临洮,地处洮河与其支流巴马峪沟交汇地带,属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古聚落遗址。马家窑遗址博物馆毗邻古遗址与观景建筑分别位于巴马峪沟北南两侧,彼此隔谷相望。博物馆俯卧在遗址东侧舒展宽阔的凹地中;观景建筑则嵌入在巴马峪沟南侧的坪顶之下,俯瞰遗址,远眺洮河、以及介于黄土高坪和洮河之间的冲积平原。创作思考源于对西北临洮自然地质特征和先人生存智慧的感悟,也是挖掘地域气候、文化根源的一次在地实践。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御窑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历史街区的中心,毗邻明清御窑遗址。设计源于对景德镇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当地人生存智慧的感悟,建筑由十余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线状砖拱形结构组成,沿南北长向布置,开放的空拱与封闭的拱体间或布置,不仅可以实现遮阳避雨,也使每个拱体变成一个风的隧道,让凉风鱼贯而入,以捕捉夏季南北的主导风向。同时,五个尺度不一的下沉垂直院落,塑造了烟囱效应,实现自然通风,也为地下层带来了自然采光。柴窑独特的东方拱券原型,窑砖的时间与温度的记忆,塑造出窑、瓷、人的血缘同构关系。

 

 

 

 

 

 

 

 

紫晶国际会舍

 

 

紫晶国际会舍坐落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区西侧的山峦溪壑之中,大小各异的会议室和客房建筑单体伴随山势的走向水平展开,宛若江西古村落一般连结现状山体织补起已被人工破坏的场地。受当地古村落与山水自然之间关系的启发,设计采用聚落的概念,将所有功能居于一体的“会议中心”超尺度建筑,转化为功能分散的单元式聚落“会舍”建筑,使其被消解在群山之中。檐下的回廊,墙体的孔洞,连系山谷的平台、步道,共同塑造了一组既可以遮阳避雨,也可以包容阳光、雨露、声音以及人的活动的海绵式“多孔”建筑。

 

 

 

 

 

 

 

 

华侨城艺术中心

 

 

华侨城艺术中心位于山东淄博城区东侧,其空间原型是典型的合院建筑类型,它不仅可以实现在荒芜的郊外环境下塑造内向建筑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曾经赋予中国传统书院以场所精神的合院原型,是实现内心诗意化的“人工庙宇”的理想途径。华侨城艺术中心是由4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以风车形平面排布,借助起伏剧烈的混凝土双曲面张拉屋顶的拉拽,围合、撞击而成“类合院”建筑。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位于大理苍山与洱海之间,设计源于对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由此孕育出的特定文化以及当地人生存智慧的感悟。轻柔漂浮的屋顶受到了当地自然的启发,宛若苍山映于洱海的倒影,呼应着周围连绵的地形。在水平纬度,室外剧场为阳,室内剧院为阴,当室内剧场巨大的滑门打开时,位于两个剧场之间的“空”,会成为整组建筑活动的中心、表演的舞台。在垂直纬度,简单、刚柔相间的屋顶似阴阳的界面,塑造了屋顶上沐浴阳光,屋顶下遮阳避雨的空间。这种阴阳互补、虚实相涵的空间经验,创造了独特的观演体验。

 

 

 

 

 

 

 

 

项目名称:“自然建筑”朱锫个展

项目时间:2023年

 

策展人:王明贤

出品人:黄立平

学术主持:鲁虹

 

展览设计: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刘亦安,王思琦,王俊棋,王逸茹,李雨濛,张琬彤,申旼起,谷元振,刘湃,韦思彤,李俊林

 

展览助理:洪镁,夏瑶瑶

展览文案:汤沄

建筑摄影:王俊棋,谷元振,韦思彤

 

视觉设计顾问:Studio TODO

 

展览委员会:黄立平,鲁虹,姚华,甘行松,洪镁,艾小铮,王玮琪,孙江舒,钞金鑫,胡露,周一帆

 

展览支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北京非凡空间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欧里亚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酒仙桥北路9号
恒通国际创新园   C7

TEL: 86-10-86227468
Mail:office@studiozp.com

© 2023 BY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
京ICP备07008904号